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北工投资作为北京国资公司金融板块的重要子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市属国有私募基金管理平台作用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资源运营优势,以实际行动书写“五篇大文章”,助力首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以母子基金群助推产业升级
北工投资作为北京国资公司唯一的基金管理平台,承担着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和北京京国盛投资基金两大母基金及其他创投类基金的管理,带动投资北京科技创新产业的基金总规模约400亿元。
在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北京高精尖基金按照中央及北京市战略发展要求,以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中心,以基金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流动,促进产业领域资源和先进资本运作经验的深度融合。目前,北京高精尖基金合作设立子基金27只,母子基金总规模近250亿元,投资项目超280余项,其中96个投资项目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产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高精尖重点产业领域,为助力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升级贡献了力量。
在京国盛基金的管理上,北工投资围绕北京国资公司主业,发起设立了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传感器与高端仪器基金、专精特新基金等多个主题子基金。目前,京国盛基金及其子基金规模约150余亿元,累计投资重点领域项目约20个。其中,东方晶源项目是解决我国集成电路领域计算光刻、电子束检测、量测等“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有研硅项目突破了半导体硅材料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6英寸、8英寸硅片产业化;首钢智新、博鲁斯潘、泰科天润、中科艾尔、特思迪等一批持续创新的代表,在补短板、填空白、强链补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北工投资在产业投资领域的深厚底蕴和敏锐洞察力,更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绿色发展 以投资践行国企责任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北工投资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科技研发应用为出发点,重点支持具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可以解决相关领域“卡脖子”问题的优质项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助力北京绿色创新和产业升级。
北工投资目前已经发起设立两只绿色主题基金,一只是包括与农银投资设立的北京绿色科创穗禾北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一只是与中油昆仑设立的昆仑北工(北京)绿色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基金已投资了国氢科技、启源芯动力、中科富海等多个优质项目。国氢科技是专业从事氢能产业技术创新、高精尖产品研发与制造的全球独角兽企业,现已掌握燃料电池和 PEM 制氢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及工程化生产工艺,实现了从制氢到氢燃料电池设备,从部件级材料到关键核心技术、工程化生产的全产业链自主化。启源芯动力是基金在“绿电交通”领域投资的独角兽企业,重点围绕解决“重载、高频”高污染场景的电动化应用需求,将换电重卡应用于电厂、港口、钢厂、矿区等各类场景,并已经在全国31省市区布局超100座重卡充换电站,有效构建了低碳、节能、高效的换电网络。
精准服务 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北工投资所属国融工发运营的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坚持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归集国家及北京市政策信息逾3万条,主动推送定制化政策信息近100万次,真正实现了“从企业被动找政策”到“政策主动找企业”的跨越式转变。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以“千亿畅融”、“创客北京”等品牌活动项目为抓手,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千亿畅融”作为面向全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掌上入口融资服务的旗舰品牌,成功聚合了20余家金融机构资源,为北京市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累计助力企业获得贷款融资超3亿元。“创客北京”大赛在激发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新潜能、集聚创业资源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9年,累计参赛项目超过2万个,参赛企业和团队获得融资近百亿元。
展望未来 探索投资新蓝海
未来北工投资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北京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及自身在基金管理、股权投资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协同优势,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为首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北工投资还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加创新的思维,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推动对北京未来产业的投资,聚集各方力量,携手社会资本共同助力首都高精尖产业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